大眾作為品牌名稱是如何得來的?
大眾作為品牌名稱,源于德語 “Volkswagen”,意為 “人民的汽車”。上世紀 30 年代,德國社會背景促使希特勒希望讓普通職工都能擁有實惠汽車,汽車設計大師費迪南德·保時捷肩負此任。1937 年大眾汽車公司成立,1938 年生產的車輛下線,面向大眾的這款車被命名為大眾 1 型?!按蟊姟?一詞貼切地表達了品牌為大眾服務、制造親民汽車的初心,也奠定了其日后發(fā)展的基調 。
這款大眾 1 型汽車,在傳到美國后被賦予了“甲殼蟲”這一親切昵稱,并在 1968 年成為官方稱呼。它以獨特的外形和實用的性能,迅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成為汽車發(fā)展史上的經典之作。
大眾汽車的圖形商標同樣獨具匠心,是德文大眾這個單詞中的兩個字母 V 和 W 的疊合,并鑲嵌在一個大圓圈內。這一設計巧妙而富有深意,形似三個“V”字,代表著大眾公司和其產品“必勝 - 必勝 - 必勝”的堅定信心。它不僅是一個標識,更象征著大眾汽車追求卓越、不斷進取的精神。
大眾汽車品牌的誕生,是德國政府支持、費迪南德·保時捷的設計理念與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最初為平民造車的樸素想法出發(fā),大眾汽車逐步發(fā)展壯大,憑借著可靠的品質、多樣的車型,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戰(zhàn)后,大眾汽車公司積極重建并恢復生產,甲殼蟲繼續(xù)發(fā)揮著它的魅力,成為品牌的標志性車型。隨后,大眾又陸續(xù)推出了高爾夫、帕薩特等眾多經典車型,不斷豐富產品線。1984 年,大眾汽車進入中國市場,與一汽集團合作成立一汽大眾,推出多款暢銷車型,還針對中國市場推出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進一步拓展了品牌影響力。如今,大眾汽車早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人民的汽車”這一理念也深入人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