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Q45歷史回顧 低調的運動奢華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作為豪華品牌的后起之秀,英菲尼迪自誕生之日起便以獨特前衛(wèi)的設計和出色的操控表現(xiàn)吸引住了一茬又一茬用戶。歷經三生三世,前后三代變革,造就車壇氣質優(yōu)雅而又深藏不露的經典——Q45。
英菲尼迪的標志有兩重含義,一是橢圓曲線代表無限擴張之意,也象征著全世界,而兩條直線則代表這通往巔峰的道路,二是英文Infiniti的譯音以及本意就是無限,而這恰恰概括了該品牌對運動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同時也是Q45這款迷人車型最根本的精神特質。
Q45的傳奇篇章還要從1989年開始述說,正如俗話所言“初生牛犢不怕虎”,自命不凡相比起出色的性能表現(xiàn),滿臉的科幻氣息以及圓潤流暢的車身線條,讓該車在一眾普遍還方頭方腦的眾多豪華品牌車型中獨樹一幟。
在BBA統(tǒng)領著豪華車天下的那個時代,英菲尼迪Q45把日系品牌向來注重的工程細節(jié)全部推倒重來,打造出自身好動的特性,甚至世人一度把它和捷豹XJ相提并論。
“若敲開了北美市場的大門,進軍全球市場指日可待”本著這股雄心壯志,英菲尼迪也是傾盡所有心血在這款曾經的旗艦車型上,Q開頭的緣由可追朔到“Q-car”這個詞,它是指一種外表低調但性能優(yōu)越的車,這也暗示了當其時該品牌對于Q45車型的定位。
外形的設計風格充分展現(xiàn)了創(chuàng)意的“無限”,在當時來說可算得上前衛(wèi)到了有些“另類”。寬大的車身卻配了一副狹長的前臉,進氣隔柵都被省略了,超強的功能性、全新的設計語言和以前未知的驅動動力學,成為了同類車中一款耀眼的新品。
英菲尼迪品牌于1989年11月誕生于北美地區(qū),同年就推出了代號為G50的Q45車型。該車研發(fā)早在1987年就開始了,基于在天皇御用座駕的日產旗艦級President(總統(tǒng))開發(fā)而來,其競爭對手更是直指向奔馳S級以及凱迪拉克Fleetwood等。
由設計師山本吉野(Shamanji Yamanaka)主導,車身側面頗具英倫風情,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090/1825/1430mm,軸距為2875mm。寬大的車身卻行動敏捷,別忘了這也是一臺追求速度感的機器,并配有螺旋彈簧和穩(wěn)定桿。
尾部的貫通式尾燈是當年比較潮流和時尚的設計,而尾燈的“小尾巴”設計,也傳承到旗下各款車型。此外,原廠配備規(guī)格為215/65 R15 95V的輪胎,一切都是以舒適為主要訴求。
內飾把實用升華到極致,華而不實的裝飾統(tǒng)統(tǒng)拋卻,就這樣Q45相比那個同年代的豪華車型來說,少了那股桃木鋪陳的味道。英菲尼迪還曾尋求意大利家具制造商Poltrona Frau的幫助,并請到知名音響公司Bose量身打造車內6個揚聲器的音響系統(tǒng)。
松軟的沙發(fā)換成緊實的真皮座椅,同時配備無鑰匙進入系統(tǒng)、電動調節(jié)方向盤/后視鏡、帶兩組記憶功能的電動調節(jié)前排座椅、更厚的玻璃以及自動防眩目后視鏡等,這就知道英菲尼迪Q45要走不尋常的旗艦路子了。
17.1:1的慢轉向比(Q45t為15.1:1)、后多連桿懸掛和四輪轉向系統(tǒng),單從技術而言就很貼近當時豪華轎車的標準,而相比起雷克薩斯LS400也更有技術優(yōu)勢。此外,英菲尼迪還為該車全系標配VLSD(粘性限滑差速器)。
轉動鑰匙,你將喚醒一個豐富的男中音,它不如雷克薩斯LS400那樣安靜,因為英菲尼迪的工程師認為引擎的躁動聲理應被聽到,這如此寧靜的90年代里實屬罕見。
搭載代號為VH45DE的4.5L V8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07kW(278PS),峰值扭距396N·m,傳動系統(tǒng)匹配4速自動變速箱。英菲尼迪Q45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7s,性能相當卓越和出色,并足以傲視群雄。
但由于日本車廠間的“紳士協(xié)議”,阻止超過208kW(280PS)的發(fā)動機生產,所以第一代英菲尼迪Q45車型從官方公布的參數(shù)來看著實“低調”。坊間有傳言,該車的實際功率達到了224kW(305PS),這是面帶豬相的一匹巨獸。
第一代Q45提供基本型、Q45t和Q45a(頂配版)這三款可選。其中Q45t和Q45a安裝了后穩(wěn)定桿,而且兩款車都安裝了前防傾桿,尾翼、BBS鋁合金輪輞和四輪轉向系統(tǒng),而Q45a還超前安裝了主動懸架,直至20世紀末類似的系統(tǒng)還沒有出現(xiàn)在奔馳或寶馬上。
英菲尼迪Q45廣告短片:
當雷克薩斯LS取得成功時,該車銷量也就僅此而已的水平罷了,更可被歸結為簡單的廣告標語:日本原創(chuàng)。任憑出色的性能參數(shù),但異類的格柵樣式和缺少鍍鉻和木質裝飾,讓當時的豪華轎車消費者難以接受。高昂的“學費”交完后,也為第二代車型的革新埋下伏筆。
不甘活在雷克薩斯LS400光環(huán)下的英菲尼迪Q45在1997年發(fā)布了第二代FY33車型,美帝作為富豪的集聚地,而街上頻繁出現(xiàn)高檔豪華轎車讓英菲尼迪覺得這其中還是大有市場的。
個性終究是被視為異類和小眾的存在,而因為首代車型沒有設計進氣格柵,備受市場詬病,因此這一代的車型為了迎合大眾審美,讓鍍鉻格柵重回視野。受President(總統(tǒng))車型轉用Cima平臺的影響,英菲尼迪Q45也采用了相同的平臺,進而其外形回歸主流。
中網格柵和全車多處鍍鉻飾件共同讓Q45徹底告別了“非主流”的標簽,而車身側面線條則繼承了上一代設計中最有質感的神韻:緊湊干練、優(yōu)美流暢,一切都是精致得讓人驚喜。此外,Q45t還把17寸輪圈和電動可調式懸掛列為標準配置。
第二代車型由設計師杉野杉主導,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069/1820/1445mm,軸距為2830mm。雖然車身長度相比前作略減,但該車內部空間卻依舊非常寬敞。精心從內到外的包裝,包括配備HID氙氣頭燈、傳統(tǒng)鐘表以及儀表盤的飾條等。
不愿高調張揚的性格吸引著一班精英購車人群,配備的真皮內飾、仿木紋裝飾、8揚聲器殿堂級Bose音響系統(tǒng)、單碟CD、自動大燈及延時關閉系統(tǒng)和方向盤巡航控制器,以上林林總總都是當年成功人士的座駕標配。
這個時期的英菲尼迪Q45車型最為有趣,該車型有時候還會被官方被冠以Q41的型號,主要緣由是因為排量的減小,當年幾乎所有的英菲尼迪車型都用跟在字母后面的兩位數(shù)字指代發(fā)動機排量,第二代的Q系車型不經意間成為了例外。
自此整車全面向舒適型邁進,除了多連桿前懸架被麥弗遜懸架所取代之外,轉向比也是調至18.5:1。第二代英菲尼迪Q45標配了牽引力控制的同時,還加入了TCS循跡控制系統(tǒng),讓當其時的消費者體驗到有別于以往的產品。
這一代的Q45伴隨外觀和內飾的收斂,其0-100km/h加速時間為7.5s,單從性能數(shù)據上來看有所退步也不那么暴躁了。該車搭載代號為VH41DE的4.1L V8自然吸氣引擎,最大功率為199kW(266PS),峰值扭矩377N·m,傳動系統(tǒng)匹配4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英菲尼迪的Q因子元素已經在不經不覺中演繹至了第三代,該品牌也更了解消費者想要一臺什么樣的豪華型轎車,并于2002年正式發(fā)布了車架代號為F50的車型。在充分保留家族運動性格的基礎上,塑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豪華氛圍和舒適空間,演繹出Q45的全新風格。
第三代Q45毫無疑問是最具辨識度的車型,科技和大膽的設計都出現(xiàn)了,如:多管機關槍式的HID前大燈、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前臉線條以及在往后對英菲尼迪家族式前臉起到深遠持久影響的格柵樣式。
Q45第三代車型的特色更體現(xiàn)在了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jié)里,處處散發(fā)出一股精致豪華的理念。消費這個級別車型的群體要的不僅僅是氣派,更看重一種對細節(jié)精心雕琢的態(tài)度。小改款的尾燈彷如寶馬5系(F10)設計鼻祖,同時下擾流的設計比同級別對手更有氣勢。
在體現(xiàn)高品質、運動感和個性化的同時,不乏日本傳統(tǒng)豪華轎車的威嚴與奢華。作為日系豪華風格的新主張,該車配備的雙區(qū)空調、可播放DVD的7英寸中控液晶屏、行車電腦、倒車可視、自適應巡航定速以及語音導航等,完全走在了前面。
鈦金屬氣閥技術、輕質活塞和球狀汽缸蓋,讓暴力紳士又回來了,其搭載被全世界公認為最安靜之一的VK45DE型4.5L V8引擎,最大功率253kW(340PS),峰值扭矩452N·m,傳動系統(tǒng)匹配帶超車模式的5速自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僅5.9s。
雖得到Car and Driver、Edmunds和Consumer Guide等雜志的表揚,但受限于品牌認知度低和廣告宣傳力度的疲弱,英菲尼迪Q45叫好不叫賣的處境讓其最終被2006年全新設計的M35和M45所取代,自此經典的優(yōu)雅風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無奈地選擇了走進歷史。
Q45于強手林立的車史上留下了濃抹淡彩的一筆,因傳承與進化永不止,曾經年輕新貴成了開疆大吏。
該品牌也算是得到迅速成長,放眼如今衍生出的多款Q系列車型已具備了抗衡諸多歐美豪門動輒百年品牌的實力,而后輩們都值得向經典致敬。(文:太平洋汽車網 郭家?。?/p>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