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瞧你這機油,跟水似的!”似乎“稀”=“不好”,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的稀與厚,就是指機油的粘度大與小,機油的粘度之所以分成不同級別,是因為不同的發(fā)動機使用的機油粘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德系車常使用40粘度機油,粘度稍大,厚一些。而日系車常使用20、30粘度的機油,粘度小,稀一些。所以機油稀厚不是評價機油好壞的標準,如果日系車用40粘度的機油,會出現(xiàn)動力弱,油耗高的情況,德系車用20、30的機油,會出現(xiàn)燒機油,噪音大,甚至拉缸的不良后果。機油的粘度針對發(fā)動機匹配是最關鍵的,廠家會在車輛保養(yǎng)手冊明確標注準確的機油粘度。
機油粘度解讀
另外,由于基礎油類別的不同,稀厚感官上也會明顯區(qū)分出來,礦物油與半合成的基礎油采用原油基,流動性稍差,感覺會厚一些,而全合成機油的基礎油采用四類基礎油PAO(天然氣,瓦斯氣提煉大分子基礎液),流動性好,感覺上會稀一些,但是同等粘度機油,三者的運動粘度值都在規(guī)定范圍內。況且全合成機油在性能上高出礦物油與半合成很多,更耐用,你能說感覺上較稀的全合成機油不好嗎?望采納
基礎油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