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長度有多長?
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jīng)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jīng)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
擴展資料:
秦始皇所筑長城,基本上是在燕北長城的基礎上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修復、完善,并將原來燕、趙、秦長城不相連接的城墻連了起來,使起臨洮至遼東的整個長城防線聯(lián)貫為一,此后的朝代,漢、齊、唐、宋、明等都不同程度對長城進行了修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