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港股上市,威馬汽車新勢力賽道發(fā)展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你可能不知道自建工廠到底多燒錢
讓我們回到文初那個關于“威馬是不是在流血沖港股”的問題上來。威馬如今的虧損,其實相當程度上是早期自建工廠時期的巨大負債的“余波”。大家可能并不清楚,對于一家初創(chuàng)型造車企業(yè)來說,完全自建一家等級不低的制造工廠,到底要燒掉多少錢。
首先,從建工廠到整車下線,主要由整車生產資質的獲取、買地皮、建廠房和引進各類生產配套設備幾部分組成(代工模式無需上述所有步驟)。燒錢的第一關是買資質。根據公開資料,當初威馬收購倒閉的黃海汽車的資質,花了不下100億元(是的,資質就是那么貴)。買來了資質,還要建造有一定規(guī)模的工廠,這里的買地和建廠房兩項,就要花掉接近100億元。這里就是200億花出去了,生產線還沒鋪設呢。
接下來就是生產線和相關的各類配套的器材和人力。這里得多少錢呢?2021年,理想汽車準備收購已經廢棄的北京現代第一工廠(在北京管莊區(qū))。理想曾經對外公布過,要把已經拆除所有生產線的北現工廠重新鋪設生產線,需要超過260億元資金。盡管威馬在2015年建立的第一個制造工廠,規(guī)模小于北現一廠,但這里同樣需要近200億資金。
從資質到有條件實現整車生產,這里至少要400-500億元投入。這是構成威馬早期高負債的主體。即便到現在,威馬已經通過優(yōu)秀的經營,大幅降低了虧損額,但這些重資產帶來的長線資金壓力,是不可能被一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輕易消化掉的。實際上,包括特斯拉在內,目前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有在短短幾年內消化掉如此大資金缺口的能力。
所以,所謂的“威馬流血上市”本身,徹頭徹尾就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忽視了威馬對整個新勢力行業(yè)的引領作用。
(太平洋汽車網 廊坊01)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