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保期內需要支付維修費用嗎
質保期內是否需要支付維修費用,這得分情況來看。
如果車輛故障屬于質量問題,那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但要是人為造成的車輛損失,那就得個人承擔維修費用。
質保期其實就是廠商向消費者承諾的,對商品因質量問題出現(xiàn)故障時提供免費維修及保養(yǎng)的時間段。
一般交易時商家會給消費者辦理保修卡,上面有消費者信息、購買日期、產品型號、出廠日期、保修期限和范圍、維修記錄等。
國家實行的三包范圍包括很多產品。第一批實施三包的部分產品有自行車、彩電、黑白電視等 18 種。后來移動電話、固定電話等 4 種產品加入,目前共有 22 種產品被納入三包范疇。而且進口產品同樣適用新三包規(guī)定。沒納入新三包規(guī)定的產品,有質量問題銷售者也得負責修理、更換、退貨并賠償損失。
按照我國 2005 年 8 月 1 日施行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guī)定》,維修車輛實行質量保證期制度。比如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 20000km 或者 100 日;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 5000km 或者 30 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 2000km 或者 10 日。質保期從維修竣工出廠之日起計算,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在此基礎上,企業(yè)可自行確定維修質量保證期,但不能低于規(guī)定標準。
如果是經營者提供商品不符合要求,在保修期內是有義務免費履行修理義務的。要是非經營者原因導致商品維修,經營者可以收取必要的修理費用。
在保修期間內,非人為原因導致的設備損害,無需支付維修費用。
依據(jù)“三包”政策,產品購買后七日內可退貨,十五日以內可更換同款商品,一年內可享受免費保修服務。
要是消費者和商家有消費權益糾紛,可以和商家協(xié)商和解,找消費者協(xié)會等調解組織幫忙,向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舉報,按仲裁協(xié)議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