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時代,安全隱患如何破局?

智能汽車時代呼嘯而來,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伴生著諸多安全隱患,亟待破局。

自 1950 年至今,汽車安全時代不斷演變。如今,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涉及多個層面。從智能駕駛功能滲透率看,2025 年 Canalys 報告顯示,中國市場 L2 級及以上功能滲透率達 62%,高速 NOA 滲透率為 10.8%,城市 NOA 滲透率 9.9%。功能的快速發(fā)展,也暴露出信任危機。中國政法大學張凌寒教授指出,智能駕駛不應讓消費者成為“人肉安全員”,需構建“政策 - 商業(yè) - 服務”三位一體責任體系。

要化解這場危機,需多方協(xié)同。技術上,強制配備雙冗余系統(tǒng),如激光雷達 +4D 毫米波雷達,建立極端場景測試數(shù)據(jù)庫;監(jiān)管層面,工信部已要求車企刪除“自動駕駛”等誤導性宣傳,違規(guī)將面臨產品下架;用戶教育方面,推行“智駕資格認證”,購車前完成 8 小時安全培訓;法律創(chuàng)新上,北京、武漢等地試點“系統(tǒng)缺陷舉證倒置”,車企需自證無技術過失。

數(shù)據(jù)安全也是一大挑戰(zhàn)。智能駕駛汽車行駛中產生海量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安全傳輸和存儲、實時性處理、跨平臺兼容性等都是難題。應對策略包括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完善安全架構,采用多層次安全防護技術,加強安全測試與評估,建立應急響應機制。

小米 SU7 曾暴露出車機漏洞,凸顯智能汽車安全問題的復雜性。車主可采取物理防護,關閉車機藍牙自動連接,加裝 OBD 鎖;進行系統(tǒng)設置,定期更新系統(tǒng),開啟雙重認證;提高環(huán)境警惕,避免在信號復雜區(qū)長時間停車,安裝第三方監(jiān)控設備。行業(yè)也需反思,車企要在研發(fā)階段嵌入內生安全機制,如量子加密通信和擬態(tài)防御技術。我國正推進《智能網聯(lián)汽車準入試點》,要求車企建立數(shù)據(jù)托管機制。

汽車的傳統(tǒng)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2024 年,國內汽車銹蝕相關投訴達 41.7 萬宗,占質量投訴總量的 28%。行業(yè)防銹電泳涂層厚度標準為 18um,部分車型卻低至 12um。

奔馳 E 級車為例,其獨創(chuàng)的 Pre - Safe 預防性安全系統(tǒng),可在碰撞前 1 秒提前拉緊安全帶等。整體式安全理念下,通過雷達與攝像頭協(xié)同,可提前 2.3 秒識別碰撞風險,碰撞瞬間全車超 70%高強度鋼構成“生存艙”,實測可承受 9.8 噸頂壓,還配備 13 個安全氣囊,大大降低了側面碰撞中乘員重傷率。

智能汽車時代,安全隱患的破局需要政府、車企、科研機構和用戶共同努力,構建安全生態(tài)網絡,讓智能汽車真正成為安全可靠的出行工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快速汽車搭電服務公司的收費沒有固定標準,通常在 20 - 600 元左右。這是因為收費會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服務渠道收費有別,普通汽修店多在 50 - 100 元,4S 店可能超 200 元,保險公司在一定條件下可免費或按距離收費。此外,車
正確設置電瓶修復選項以延長其壽命,需綜合多方面因素來操作。要先借助電瓶測試儀診斷電瓶的電壓與內阻,明確其狀況。若電量不足,智能充電器設為“修復充電”模式;硫化嚴重則用專門脈沖充電器激活。同時,不同類型車輛的電瓶修復設置有差異,還需關注電解液
選擇汽車沒電救援服務時,要綜合考量服務響應速度、人員專業(yè)性、工具配備、操作安全性、溝通情況以及記錄備案等多方面因素。救援服務響應速度快,能減少等待的時間;救援人員專業(yè),才可準確判斷故障原因;工具配備齊全且適配,是順利完成救援的基礎;操作規(guī)范
能給汽車搭電的正規(guī)汽修店有不少,像騰達汽車維修店、全國24小時道路救援有限公司、途虎汽車維修等。騰達汽車維修店提供24小時救援,多地可上門;全國24小時道路救援有限公司覆蓋全國多省市,專業(yè)團隊隨時待命;途虎汽車維修能快速上門搭電,服務區(qū)域廣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