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一般怎么根據(jù)行駛里程估價?
二手車根據(jù)行駛里程估價,常用“54321 法”,即假設汽車行駛 30 萬公里后價值歸零,每行駛 6 萬公里,車輛價值依次減少新車價格的 1/5、1/4、1/3、1/2 和 1/15。此外,還有里程估算法,將車輛使用壽命分為 5 段,每段 6 萬公里,按剩余里程占總里程比例算車價;行駛里程估值法,以國家報廢標準 60 萬 km 為總里程,按剩余里程除以總里程算折舊率。不過,單看行駛里程估價有局限,還需結合車況、年份等多種因素綜合考量 。
先來說說“54321 法”,它為二手車估價提供了一個較為直觀的參考。比如一輛新車價值 20 萬,當行駛 6 萬公里后,它的價值就減少了新車價格的 1/5,也就是還剩下 16 萬。這種方法簡單易算,能快速得出一個大致的價格范圍。
里程估算法同樣有其獨特的邏輯。將車輛使用壽命劃分為 5 段,每段 6 萬公里,通過剩余里程占總里程的比例來計算車價。若一輛車總里程預計 30 萬公里,已行駛 12 萬公里,那么剩余里程為 18 萬公里,用 18 除以 30 得到 0.6,再用新車價格乘以 0.6,就能初步估算出該車的價值。
行駛里程估值法則以國家報廢標準的 60 萬公里為總里程。假設一輛車已行駛 20 萬公里,剩余里程 40 萬公里,40 除以 60 約為 0.67,這就是它的折舊率,用新車價格乘以折舊率就可算出大概價格。
然而,二手車市場復雜多變,僅依靠行駛里程估價遠遠不夠。車況好壞對價格影響極大,一輛行駛里程少但發(fā)生過嚴重事故的車,價格會大打折扣;而一輛行駛里程稍多但保養(yǎng)良好的車,價格可能比預期高。年份也不容忽視,同樣里程數(shù)的車,較新的年份款往往更值錢。所以,在為二手車根據(jù)行駛里程估價時,一定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才能得出更準確合理的價格。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