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版本 | 核心差異 | 價格區(qū)間 | 目標用戶 |
---|---|---|---|
EV2基礎版 | 雙電機/續(xù)航480km | 約110萬 | 越野入門體驗者 |
Edition1 | 三電機830馬力/巖石爬行模式 | 約150萬 | 深度越野玩家 |
2026款性能版 | 1160馬力/2.8秒破百/碳纖套件 | 待公布 | 極致性能追求者 |
(注:據(jù)最新信息,上海地區(qū)部分車型享15萬購車補貼,具體優(yōu)惠需咨詢當?shù)亟?jīng)銷商)
設計語言
顏色選擇
座艙布局
空間表現(xiàn)
儲物能力
參數(shù) | Edition1版本 | 2026性能版 |
---|---|---|
電機布局 | 三電機獨立驅(qū)動 | 四電機矢量控制 |
最大功率 | 830馬力 | 1160馬力 |
零百加速 | 3.5秒 | 2.8秒 |
EPA續(xù)航 | 483km | 563km(預估) |
峰值扭矩 | 15592N·m | 超18000N·m |
越野控制系統(tǒng)
感知系統(tǒng)
高階配置
核心優(yōu)勢
爭議焦點
試駕反饋
傳統(tǒng)越野陣營
電動越野新勢力
總結:
悍馬EV重新定義了電動時代硬派越野的標準,其830-1160馬力的狂暴輸出、蟹行模式的顛覆性機動能力,以及軍用基因賦予的地形征服力,使其成為追求極致玩家的終極玩具。雖受限于電動化帶來的自重和續(xù)航挑戰(zhàn),但其在越野性能邊界的突破、智能系統(tǒng)的降維打擊,以及回頭率經(jīng)濟效應,仍使其穩(wěn)坐電動越野王者寶座。適合三類人群:
對于普通用戶需注意:日常使用方向偏沉、部分場景通過性受限,建議深度試駕后再決策。